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自中央第四督导组、自治区第三指导组督导检查满洲里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该市各政法单位严格落实《满洲里市“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方案》要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广泛听取群众呼声期盼、意见建议,全心全意解民忧、解民难,充分展示新时代政法干警风采,真正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千方百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 用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满洲里市政法机关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共梳理出50项“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清单,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70多次,多名政法干警参加。出台实施《满洲里市人民法院执行案件程序管理规定》、《满洲里市公安局12项便民措施》、《边检机关服务一带一路倡议11项服务举措》等制度措施85项,政法机关为民服务的水平取得明显成效,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新期待新需求,深刻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知民情 满洲里市政法机关通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组织政法干警深入基层一线向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畅通民意沟通渠道。该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梳理出25条问题全部交办政法各单位,政法各单位推出一揽子便民举措,逐步将群众意见融入到教育整顿工作中,切实增强我市政法工作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化民怨 满洲里市委政法委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涉法涉信访事项“化积案促稳定”百日攻坚行动。采取领导包案、提级办理、移交转办、开展“回头看”等方式,解决一批群众在执法司法方面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满洲里市检察院高度 满洲里市公安局加大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打击治理力度,通过银行止付、冻结平台,止付、冻结涉案账户83个,冻结资金.万元,及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解民忧 满洲里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对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变“被动司法”为“主动服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到当事人家中发放执行案款。 满洲里边境管理大队抽调机关民警进行护学岗排班,在辖区内学校上下学前30分钟到岗值守,形成护学岗执勤常态化,让广大师生及家长放心、安心。 答民惑 满洲里市司法局开展《民法典》社区工作者专题培训班,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居民代表开展“我们身边的民法典”学习活动,以“民法典涉居民工作重点制度及条款解读”为主题,对继承、婚姻家庭、收养和身份协议、居住权、监护、性骚扰等问题进行“一对一”答询,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有效途径解决问题。 满洲里市人民法院强化普法宣传,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普法宣传实践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在市政广场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在自媒体平台发布典型案例评析、相关法律知识等开展“线上普法”。 二 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惠民大餐 满洲里市各政法单位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既立足当前、解决群众愁难急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建设。 “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总结评估,对经得起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做法,将及时建立制度固化下来,建立长效机制。”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有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大餐推出。 法院为解决群众立案难问题,深化网上立案,教育整顿以来网上立案31件;加快立案流转速度,接到诉讼材料后三天内立案并转业务庭;畅通诉讼服务热线,及时回应群众咨询、查询。让当事人感受到“网上诉讼”便利。 检察院进一步推进检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法律监督,向社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检察服务。持续落实信访案件“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 公安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改革,开通户籍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实现自治区内跨盟市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交管业务前移便民服务站办理等服务。 司法局加大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力度,推出更多惠民生的改革举措,服务群众企业办事创业,陆续推出“码上办”公证服务、“零接触”网上公证、“一次性告知”服务、法律援助申请便民提示清单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加快建设覆盖全业务、全地域、全时段的智慧法律服务平台。 满洲里市各政法单位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履职尽责相结合,努力在听取民声、回应民意、提升服务、网上网下联动服务等方面真抓实干,创新工作理念,推出创新举措,不断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