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彭洋简介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m/104692.html

文/姚峥华

《去北地,再去北地》是作家陈丹燕和她的先生陈保平老师合著的一本书。

内容是他们俩人年共赴俄罗斯、时隔24年后的年又共赴波罗的海三国的日记。

有意思的是,看这本书,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两人去的是同一个地方吗?或是,他俩真的是一起出行吗?

丹燕老师说,我们24小时在一起,吃同样的东西,看同样的情形。

可是,他们各写各的。直到出版,也不知对方写的是什么,会以什么样的角度,会做什么样的理解。

同样一顿晚餐,陈保平老师写的是:“二十年前,在江西插队时,有过这种饿得慌的感觉,出工出到一半,偷偷跑回来拿冷饭团、大头菜吃。”陈丹燕老师则写道:“我的肚子轰轰烈烈地饿起来了……鸡上面,皮紧连着脆弱的骨头,我看见陈保平把骨头都嚼碎了”。

一个回望历史反思时代,一个观察敏锐描述细腻。一个是政治性的,一个是文学性的。一个是侧重理性,一个更着迷于感性。

他们第一次到莫斯科,在红场列宁墓地有人献花。有些人在排队参观,旁边有警察在护卫,记者出身的陈保平出于职业敏感,拿出相机拍照。

被警察发现后,警察要求把照片删掉,这时候丹燕老师出面了,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地只删掉了部分胶卷,保留了后半部分相片。

警察前脚刚一走,陈保平老师立马说,相机拿来相机拿来。丹燕老师忍不住抱怨,你怎么这么“烦”呵?我们来这里想看到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崩溃。他们政变不关我们的事。我想看到的是白桦树的雪是怎么飘的,吉塞尔晚上的芭蕾舞是怎么跳的……

陈保平老师没有收敛的意思,丹燕老师发狠说,你要是被捉到古拉格群岛上去,我才不要来看你呢。

▲波罗的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还没解体,当时陈保平老师还在《青年报》当媒体记者,担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从北京到莫斯科的火车要开6天6夜,要经过满洲里再到莫斯科,他对苏联在大变动时的社会场景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当年他们的孩子很小,还不会写字,她让奶奶给爸妈写信,说,我发烧了但是我很乖没有闹,希望你们一切都好,再见!

到了年他们去波罗的海的立陶宛时,孩子已经29岁了,马上要订婚了。

波罗的海三国从地理版图上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当时苏联是一个国家。今天的地图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三国各有自己的边界、国土。地理版图虽然完全不一样了,但整个环境(如生灵、土地、河流)曾经是在同一个版图上,今天依然都还是存在的。

陈保平老师说,这个感觉是非常新奇的。他通过对国家及社会的观察,对在变动社会过程中的人命运的审视,来了解和认知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丹燕老师则不同。有一次他们去听音乐会,俄罗斯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都很注重精神营养。

在大剧院里,丹燕老师注意到进去的时候镜子面前挤满了人,每个人进到大剧院以后都把厚重的衣服换下,穿上隆重的晚礼服,重新化妆重新喷香水,孩子也打扮得漂漂亮亮才进场。

而当戏散了以后,镜子面前就没人了。因为换回臃肿随便的状态,就不需要再照镜子了。

很好玩的,他俩就这么二元对立的,每一段旅途都有两份相似但又截然不同的答卷,字里行间流露出奇妙的相似和差别来。

(创意图)

陈保平老师有许多富于时代性和哲理性的思考;丹燕老师有女性所特有的宁静和细腻,但又不失其思想和感情的深邃。

两种不同旋律交织在一起,演奏的就是特别有意思的俄罗斯风情曲。

这是一本浓缩了时间与历史的随笔集,与旅行相关,但却不是游记。是两次旅行时夫妻之间的相互对照,又是横跨24年的故地重游形成的今昔对照。

通过这份不同个体不同思想维度的对照,我们得以在阅读中感受不一样的时代、历史、政治及文学。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