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3/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冬日里的一场疫情,牵动了人们的心……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市图书馆人“疫”不容辞,管控、服务、保障、参战并举,在见“疫”勇为中守护着初心与使命。年11月27日,周六。08:30满洲里市在“应检尽检”人员核酸检测过程中,主动筛查出3例阳性人员。市图书馆第一时间向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进行汇报,并启动了《呼伦贝尔市图书馆疫情防控应急预案》。08:37市图书馆负责人李颖婷紧急要求全馆职工及家属对满洲里旅居情况进行自查,对在馆读者近14天旅居情况进行彻底摸排。并按照国家、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市文旅广电局相关要求,作出“14天内满洲里旅居史谢绝入馆,14天内额尔古纳、东旗、西旗旅居史的到馆人员除测量体温、出示行程码以外还应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方可进入馆内”的紧急决定。年11月28日,周日。15:30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由于疫情紧急严峻,市图书馆主馆、24小时图书馆全部闭馆。本着“闭馆不闭网,服务不打烊”的宗旨,充分利用移动图书馆线上云服务优势,开启线上数字资源库。年12月1日,周三。16:28经过73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市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整合推出了“疫情防控公益知识库”,满足广大读者的线上防疫学习需求,努力为抗击疫情贡献出图书馆力量。年12月5日,周日。为了发挥文化在抗疫攻坚战中的精神动力,按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及指挥部部署,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牵头开发了“呼伦贝尔文化抗疫资源包”,为逆行战士、隔离群体提供点对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他们派驻呼伦贝尔市图书馆网络技术部主任柴玮、行政办文秘关晨红协助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制作“呼伦贝尔文化抗疫资源包”,并为“以读攻毒”版块配备丰富的数字资源。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臧著强、副局长张本磊对“以读攻毒”版块进行反复多次的阅研、指导,并就版块详细内容、呈现方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公共文化科科长李宏对“以读攻毒”版块资源选择、作品分类提供了很多专业性的指导意见,使“以读攻毒”版块更便捷、更有效地服务一线,提升了公众阅读体验感。在此次“资源包”搭建中,市图书馆共上传条数字资源(占整个资源包的85.16%),包含热门图书、经典期刊、童趣绘本、热听音频等众多资源。“资源包”一经上线,借阅部主任冯宏宇便第一时间联络各旗市区团委、社区将数据资源发送给正在隔离的人群,并将资源链接转送给50余个分馆及流动站负责人,其中有在家上课的师生,有奋战一线的警察和医护工作者,也有积极配合抗疫的人民群众。“资源包”的推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抗疫文化生活,以阅读增强心理免疫力,以文化树立战“疫”决心。在这一系列惠民举措实施的背后,温暖的故事也在悄然发生……为切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人的驰援队伍,市图书馆接到上级任务,需选派两名党员驰援满洲里。图书馆男同志本就不多,可以说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而且很多都在很重要的岗位无法抽身,这让馆领导犯了难,无奈只能连夜拨通了两位“90后”女同志的电话。“好的,没问题,我随时可以去一线”这是市图书馆青年党员贺新、孔祥慧,接到馆里通知后说的第一句话。得知贺新要驰援满洲里的消息后,同样奋斗在抗疫一线警察男友和身处疫区的妈妈表示大力支持,“行,回来吧,这是光荣的事,记得做好保暖和防护,现在外面都零下20多度了,我看那些给我们做核酸的工作人员一整天都站在外面,忙的连口饭都吃不上啊,你回来也算为家乡尽一份力!妈妈为你感到骄傲”。市图书馆负责人李颖婷居住的小区出现了密切接触者,导致小区封控管理,无法出门。心急如焚的她心里时刻惦记着工作的开展和职工的健康安全,为了使全馆工作有序开展,手机就成了她的方向盘,带领着市图书馆全体职工,为抗疫贡献市图书馆人的力量。被封控的前一天,她刚刚在市图书馆工作群中发了消息“全体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不得擅自出行,确保有工作能立刻贯彻执行,做好加班和抽调去疫情防控值守、支援的准备,随时待命。同时,注意个人防护,家中适度储备粮油及可较长时间保存的菜品,有备无患……”封控小区的不断增加导致值守人员严重不足。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安艳梅,虽然已经57岁了,但在接到包联社区的执勤任务时,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第一个。“作为老党员,要带好头,我还有三年时间就退休了,就更得趁现在,有多少光就必须要发多少热。”在关键时刻,她忽略了年纪和伤病,初心如磐,迎危而上,一次又一次的逆行。根据市委组织部工作要求,市直文旅广电系统决定抽调11名骨干同志成立市直文旅广系统疫情防控突击队。接到上级任务后,被封闭在家的市图书馆负责人李颖婷与安艳梅、敖卫东两位副馆长马上开了视频碰头会。副馆长敖卫东本不在预选人员名单里,因为他感冒才刚刚有所好转,但是看到名单上几乎都是女同志,他主动请缨,“这冰天雪地的哪能让女同志去执行任务,作为老党员,要带好头。疫情在前,大家都忙得像陀螺,我怎么能退缩呢?”他每天早上6点就要赶到海拉尔区万家花园防控小区,协助社区为小区住户进行核酸检测,进楼挨家挨户通知下楼做核酸、帮助不会使用扫码的居民提前准备健康码并维持秩序,在零下二十几度的户外一站就是6、7个小时……由于确诊人数不断增长,海拉尔区开始实行公共交通管制,很多职工无法正常上班,馆里决定居家办公。党支部专职副书记、行政办主任李全考虑到行政办是全馆工作的枢纽,承担着上传下达、协调各方的重任,不顾身患重病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每天骑车奔行与单位和家之间。匆忙奔走的身影、一个个沟通协调的电话、办公桌上一沓沓的传阅文件,都记录他在工作岗位上的执着坚守。作为馆里的业务骨干,本打算上一线执勤抗疫的他因所在小区管制,未能如愿,临时抽调安磊同志接棒,“等到我们小区解除封锁,要我上哪儿我上哪儿,作为一名党员我责无旁贷”,这是他被居家隔离后向馆领导说的第一句话。特殊时期,公共文化场馆的疫情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市图书馆工会主席、后勤服务中心主任刘兴军眼睛里时刻盯着、脑子里时刻想着:防疫物资储备是不是够30天满负荷运转?场馆各个部位是否进行了全面消杀?通风工作做得怎么样?除了防疫工作,消防安全工作有没有被忽视?这段时间,他几乎住在了馆里,每天对场馆各个楼层逐一排查好几遍,不敢有丝毫怠慢。包永芳是一名“80后”青年党员,丈夫是一名边境人民警察,常年都是她独自一人带孩子,现在又怀有身孕,馆领导考虑到她目前的情况,并未打算安排她执勤,但她主动请缨,申请承担包联社区的执勤任务。她说:“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安馆长也是女性,已经50多岁了,我这么年轻,现在除了有些孕期反应并没有其他不适,家里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还请领导给我分配任务,我绝不推脱”。在市图书馆像包永芳这样孩子很小,甚至哺乳期未满的年轻女同志占全馆总人数的22%,在此次疫情任务分配中都积极主动,迎难而上。由于特殊原因未完成疫苗接种的青年党员柴玮和刘静表示,希望能力所能及的为防疫作出自己的贡献,即便不能直接参与执勤,也可以承担用私家车接送执勤人员的任务。李鵾鹏是我馆为数不多的男青年之一,也是我馆的新成员,来馆时间不到两年,就担负起24小时自助图书馆开馆的重任,并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这一次的海拉尔区全员核酸演练他被分配到滨州明珠小区,负责封控小区内重点单元的全天候把守、协助社区为小区住户进行核酸检测等工作,每天早上7点准时出门,8点开始一天的工作。李鵾鹏同志虽不是党员,但他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着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担当。像他们一样,市图书馆的每一名职工在疫情到来时都“舍小家为大家”,以担当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为守护呼伦贝尔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这场同心抗疫战,温暖与感动同在。

来源丨呼伦贝尔市图书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