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高龄时,罗致焕成了年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第一棒火炬手和开幕式奥林匹克会旗的护旗手。“看照片感觉我是不是还挺年轻的?”采访时,罗致焕指着家中悬挂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自己作为护旗手时的照片,哈哈大笑地说道。回望过往,罗致焕说,自己有时不敢相信已经来到了耄耋之年,而距离他为新中国拿下首个冬季项目世界冠军,也已过去了近60年光景。 冰雪人物寻访,以罗致焕开篇,再合适不过。 过去的日子苦到不愿回忆 年2月24日,日本长野第57届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米决赛,赛前一周饱受荨麻疹困扰并休息了一周的罗致焕站上了起跑线前。 “致焕,你低头看看你胸前有什么?”比赛开始前几秒,罗致焕的教练对他小声说。看着绣在毛衣上的国徽和“中国”两个字时,不满22岁的罗致焕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明白教练的用意——自己是中国运动员,必须为祖国争光、拼搏。 发令枪响后,罗致焕就像脱缰的野马,以飞快的速度滑向终点:“感觉我好像都不是我了,那一刻我都感觉自己太厉害了!”就这样,赛前不被看好的罗致焕以2分09秒02这样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站上了米的冠军领奖台,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首位冬季项目世界冠军。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被载入了共和国体育的史册,也被罗致焕视作是比自己生日更重要的日子。 然而,对于夺冠的心路历程,罗致焕并不愿过多回忆:“因为太苦了,想想都觉得苦。” 那是一个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作为队里的重点运动员,罗致焕的伙食费一天也只有1块7。10月的哈尔滨天气还不足以结冰,他就跟着队伍坐着火车和汽车向北走,到黑河、满洲里的室外冰场训练。动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温度,加上没有取暖设备,队员们只能靠训练提高体感温度,驱散身上的寒冷。而随着寒冷的来临,队伍的训练地点也会从黑河逐步南移,直到来到吉林。“最南边也就只能到吉林了,只有那里有冰场,像辽宁、河北那时候冬天都不浇冰场。”罗致焕和他的队友们在如此艰苦的训练条件下,始终没有放弃为国争光的信念,在训练场上一圈又一圈地滑行着,渴望在国际赛场上证明自己的实力。 最终,罗致焕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国际赛场上向世界宣告:“在冬季项目上,中国不比任何人差!”在那个温饱都是问题的年代,罗致焕的这枚世锦赛金牌无疑为中国冰雪人乃至全体中华儿女,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无缘冬奥会是他毕生之憾 看着后辈张虹、高亭宇在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上为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罗致焕数度热泪盈眶。“太不容易了,为了实现这个突破,中国速度滑冰人奋斗了太多年,也等待了太多年。”罗致焕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代表祖国参加冬奥会,而他的冬奥速度滑冰金牌梦在他拿下中国第一个冬季项目世界冠军50余年后,终于有两位后辈替他实现了。 ↑年日本长野冬奥会,罗致焕担任火炬手 年的速度滑冰世锦赛可谓一个“风向标”,因为一年过后,冬奥会就将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上演。然而那时,新中国并不是国际奥委会成员,也无法派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于是,处在运动生涯巅峰的罗致焕无缘冬奥会,这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年冬奥会米冠军的成绩是2分11秒多,我一年前在世锦赛上的夺冠成绩是2分09秒02,这个差距确实不小。”罗致焕说,如果当年有机会参加冬奥会,他最起码是金牌有力的争夺者之一,也基本上可以确保获得这个项目的奖牌,然而当时的国际环境让冬奥会成为了运动员时期的罗致焕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年,24岁的罗致焕选择退役,5年后,他出任黑龙江省队教练,培养出了王秀玉、张青、刘月希等一批在全国和世界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年,罗致焕以教练员的身份带领叶乔波、王曼丽、杨春媛等运动员参加了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算是弥补了一些遗憾吧,但以教练员的身份参加奥运会心情还是不一样的。我还是希望自己当时有机会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就算是听一听枪声、在冰场上比比谁高谁低,也算是一种圆满吧!” ↑年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罗致焕亲吻火炬 首棒火炬手他终圆梦冬奥 缘分妙不可言,虽然没能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冬奥会,但上天却以另一种方式弥补着罗致焕的遗憾——除了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以教练员的身份参赛外,年长野冬奥会和年北京冬奥会,罗致焕两度成为冬奥会的火炬接力手。年北京冬奥会上,他以第一棒火炬手的身份亮相,并亲吻了火炬,成为这届冬奥会的经典镜头之一。 说到这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吻,罗致焕说,在有生之年见证冬奥会在自己的家门口举办,对于他这位从事了冰雪项目60余年的“老冰雪人”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一个太让我兴奋的时刻了,其实在火炬传递前三天,我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当时还不能对任何人说,只能自己默默练习举火炬的姿势。直到我真正举起火炬开始传递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这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说到动情之处,罗致焕提高了音调:“谢谢国家把这样的荣誉交到我手上,让我在80岁以后又火了一把!”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罗致焕又与李佳军、申雪、韩晓鹏、张会、张虹一起担任了奥林匹克会旗护旗手的重任。“当时组委会怕我出问题,还专门给我安排了两次彩排,就怕我在开幕式上出问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罗致焕依然历历在目。彩排时因为不熟悉场地,罗致焕两次在行走途中差点绊住了自己。为了确保开幕式的万无一失,为了避免开幕式时不再出现一样的情况,罗致焕特意抬高了步伐,他的耳机里也一直回响着开幕式导演的提醒:“他会根据现场的情况告诉我步伐调整的大小和快慢,就怕我这儿出问题。”罗致焕说,自己在这短短不到两分钟的亮相中拿出了当运动员时的劲头和默契,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冰雪人的意气风发。指着自己担任护旗手的照片,罗致焕又调侃道:“是不是走得挺精神的,一点都不像80多岁的样子?”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罗致焕担任奥林匹克会旗护旗手 虽是耄耋之年,但罗致焕说,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年过八十的老年人看,在哈尔滨这座他已经生活了62年的城市扎下了自己的根。“我19岁开始在哈尔滨训练,没想到一待就是62年。”现在除了在这里享受生活,夏天开车去江边钓钓鱼,冬天在浴池里泡泡澡,罗致焕还在用自己的力量,积极推动着冬季项目在哈尔滨的普及。他倡导的“轮转冰”即“夏天轮滑,冬天滑冰”的训练模式,也助力着哈尔滨速度滑冰项目的发展。 如今,哈尔滨加冕了“奥运冠军之城”的荣誉,对于自己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罗致焕说,希望哈尔滨未来能将更多优秀的教练和运动员人才留在家乡,助力哈尔滨冰雪运动的发展,让“中国冰雪运动摇篮”和“中国冬季项目领头雁”的荣耀一直传承下去。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温馨提示: 1.请提前了解防控政策和景区开放状况,分时预约,错峰出游。 2.到达景区时,请配合做好测温工作,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有序进入。 3.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