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展示厅,有一整面亚欧大陆的地图,以重庆为中心沿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点亮沿线国内外城市。

★向西,中欧班列(重庆)至德国杜伊斯堡;

★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北部湾出海,连接中南半岛;

★向北,经内蒙古满洲里或二连浩特串联起中俄蒙经济走廊;

★向东,长江水运替代铁路,接入世界海运网络。

辐射世界,起点却在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9月9日,“双城新发现——成渝主流媒体聚焦双城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型专题报道活动走进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现场感受园区的蜕变。

过去,它只是襄渝铁路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站团结村,经过4次转型升级,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物流带贸易,贸易带产业,不仅成为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还从园区走向城区,以产城景融合的理念建设现代公园都市。

变身国际物流大通道

绽放汽车“微笑曲线””

如今团结村站内,印有“中欧班列”字样的深蓝色集装箱堆积如山,橙色龙门吊不停将集装箱装入车皮,汽笛声响起,一列列中欧班列(重庆)缓缓驶出站台,联通世界驶向远方。

而老重庆人印象里,团结村站仅仅是一个座落于田间荒野的四等小站,因为年襄渝铁路的修建而诞生。年园区正式设立,主要承接重庆主城区的产业转移。直到年3月19日,我国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从团结村站出发,开创了中欧班列的历史,从此,一个群山环绕的小站,成为对外开放的枢纽。

随着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年升级为中国(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核心板块,成为重庆唯一的“轨上自贸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如同沐时代雨露的春笋,拔节生长着。

这里有中国内陆首个整车指定进境口岸。据了解,该口岸累计实现整车进口逾万辆,落地了保时捷常态化运输项目,完成奔驰-戴姆勒常态化运输准备及众多进口品牌的测试运输,已成为欧洲进口车输入中国内陆的陆上主入口。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韩超认为,口岸带来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于园区的发展,它是城市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的一把钥匙。就拿整车进境口岸来说,口岸的获批和良性运行为,为整个通道提供高质量运输的货品,也打通了中西部城市与国外市场主体的联动,成为一扇展示对外开放的窗口,“法务、经济、营商环境的提档升级,都为城市的招商引资打下基础。”

对于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重庆而言,整车进境口岸更为城市汽车产业的强链、补链起到了重要作用。“向下游发展产业链,绽放微笑曲线需要这样的抓手,”韩超表示,依托整车进境口岸,完善进口供应链、汽车金融、汽车体验文化中心等功能,有就业有亮点,将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完善。

园区的第4次转型正在进行中。“双城新发现”重庆报道团了解到,园区将打造物流新城,用商贸、住宅、人流、政务来推动城市打造,以城市支撑通道,用通道反哺贸易和产业。预计到年,园区将基本建成城市人口50万,公共交通覆盖率90%,进出口贸易额达亿的现代物流新城。

双向双核

驱动“双循环”

今年3月,从重庆和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有了一个新的共同标识——中欧班列(成渝)。第一列中欧班列(成渝)驶出的当天,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与成都市青白江国际铁路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推进成渝两大铁路港战略共振、行动同频的融合发展。

成渝通道共同发力、携手出海,这已经成为了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去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综合室副主任樊一江在分析时指出,这条陆海新通道有三条走向,其中有一条经过成都,它的核心就是想发挥四川,特别是成都和重庆双向双核的发力的作用。

“四川是西部地区经济最发达、消费能力最强的省份,由重庆成都来集成、驱动,对于产业联动、资源统筹有很重要的意义,”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义真表示,有关方面正在积极推动四川加入“13+1”的大平台。未来若成渝携手在口岸互联、产业招商互补、开放创新互享、机制协调互促等方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将会驱动城市在“双循环”格局下的枢纽功能。

“我们跟成都的合作很有必要,有深刻的战略意义,毕竟成渝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占据半壁江山,”韩超对成渝在携手开放上寄托了期望,“成渝在通道运营要联动、口岸发展要互动、创新优化要带动、常态化交流要主动,只有携手,才有幸福感!”

惟有不断求新求变,才能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钟茜妮彭祥萍

成都发布编辑|小潘潘

点个赞,让双城手牵更紧一点!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