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7/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一眼万年

火车一路北上,从大连出发,途径沈阳,长春,哈尔滨,晃晃悠悠地向满洲里驶去。

乘客下多上少,座位逐渐被空出来,歪歪斜斜的躺着几个张大嘴巴睡觉的人。待到最后几站时,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乘客了。

窗外的景色逐渐开始变化,草地慢慢连成一片,牛群和马群很多,悠悠地站在路边啃食发黄的青草。天空是水蓝色的,云又高又远,一团团簇拥在一起,飘飘然挂在天幕上。我跟在稀稀松松一小群人身后,慢悠悠踱上月台。

满洲里的空气算不上十分清新,阳光也并非十分柔和,只是让人觉得静,极静,整个人都慢慢放松下来。

远处高低起伏的俄式建筑,在阳光下反射着光晕。街道上人极少,三分之一都是白皮肤的高大俄国人。路边店铺游人稀少,扩音器用蒙语单调地叫卖着什么。

从火车站步行到预定的青旅,有二十分钟路程。我撑着遮阳伞,只觉得空气太安静了,自己像走在棉絮上,快要睡着。

入住安加尔青旅,同屋的是三个俄罗斯人和两个蒙古人。俄罗斯人高瘦白皙,一双大眼睛嵌在干净的脸蛋上。蒙古人身材魁梧,粗黑的麻花辫子垂在胸口,皮肤黝黑粗糙。

打开背包将行李一件件取出来,放进储物柜里。换洗衣物。牙具。洗面奶。白落梅的《张爱玲传记》。小袋零食。矿泉水。

行李简单。

在蒙古小餐厅吃饭,店面狭小干净,一家四口围坐一起收看电视节目,看到我进来,让给我最凉快的位置。店里没有其他客人,我吃土豆和包子,觉得味道独特鲜美,吃下去胃里温实,令人难忘。

总会不自觉的,通过与一个城市接触的前几个小时,来决定自己对这个城市的喜好。而爱上满洲里,我只用了五秒。

这座安静的小城,独坐边境之巅,默默地守护着三种文明,用无法言说的美,把每一个过路人打动。

二、放慢脚步

10路公车坐到终点站,然后沿着国道徒步8千米返回。

一个人旅行时,我是不喜欢去热门景点的,总是哪里人少我就往哪里钻。

国道上行人是真的少,我足足走了四个小时,几度恍惚,以为茫茫天地间只剩下自己了。

远处的云一点一点压过来,路边的建筑疑似荒废,却美艳至极。空气静谧。鸟群在头顶上飞着。路边的野生植物生长肆意,星星点点的绿色蔓延到路面上。

我惊诧并陶醉于满洲里人独特的用色风格,建筑物的颜色总是完美契合,居民楼大多用粉红,淡黄,天蓝的浅色颜料涂染,尖顶建筑几乎没有雷同的式样,每一栋都别具一格,孑然独立。

我边走边看,心里震动,全然不觉得疲累。

这样美的景,眼睛是看不够的,文字是道不全的,相片是拍不出的,就连用心去记录,也是记不完整的。

空空旷旷的街道上,我孤身立于天地间,一时只感到语塞,庆幸身边没有同伴,否则真不知此时该说些什么好。

三、华灯初上

晚饭后下楼,沿街道漫步。

即便是华灯初上之时,即便夜景炫目至极,游人依旧是不多的。

脸上涂满彩色颜料的小丑,夸张的对路人笑着,我经过他的身边,他手舞足蹈地递给我一只红色气球,我接过来,心里欢喜。

白天颜色各异的建筑,到了夜晚,全部披上了金色的华装。霓虹闪烁,俄文招牌夺人眼球,恍然如置身异国他乡。

在街角的小店挑选俄罗斯巧克力,选了最喜欢的三种包装,打算带回家和朋友们分享,又买下一只昂贵的俄罗斯冰淇淋,味道奇异独特,带着某种刺鼻的辛辣感。

长久驻足在一栋圆顶建筑下,看一大群燕子旁若无人的追逐嬉闹。铜质女神像立在一旁,手臂和头顶停满黑色羽毛的燕子,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心里觉得亲切。

四、水天相溶

司机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飞速地开着车,窗外云团缓慢蠕动,天地交汇处腾起一层淡乳白色光晕。阳光透过云层罅隙重重地摔下来,把本就枯黄的草原映衬地更加黯淡。瘦马三三两两站在一起,脊梁骨清晰可见,毛色暗沉,没有生机。

适逢大旱,草原万物凋萎,天高地远,黄草蓝天。小车飞速向前跑着,方圆百里空无一人,风呼啸着扑来,被车身狠狠劈开。

没过多久,呼伦湖出现在眼前。湖水碧蓝,清澈见底。只是旱年水少,岸边裸露狰狞石块和干枯水草,没有扎营的蒙古人,也没有饮水的牛羊。

这样的草原,被一种苍凉悲壮的美笼罩着,在我踏足这片土地的时候,便被深深震撼。

辽阔的天地湖水,风中夹带的粗粝黄沙,劈头压来的厚重云层,暴烈的日光,静谧的空气,只身一人的悲壮感,让我只想闭着眼随风飘去,不愿醒来。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