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Gemma

Enjoy雅趣

9月7日-9月14日,“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开启了第四站。Enjoy雅趣编辑Gemma从满洲里出发,沿着恩和-莫尔道嘎-根河-加格达奇-齐齐哈尔路线进入内蒙古。在那里感受草原的豪情万丈。

内蒙草原走了一遭,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看蒙古男儿三艺,却始终觉得有些走马观花,触摸不到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脉搏。

蒙古男儿三艺之赛马,另外两艺为射箭和摔跤

直到有一天,听到一首蒙古歌曲,仿佛捡到一把钥匙。

如果你问,对于一个异乡人而言,什么是认识一个民族的最佳方式?我的答案会是:歌声。

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一个动人故事

在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一位干净白衬衫、笔挺西裤、锃亮皮鞋的讲解员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大家叫他王导。

王导的讲解极富热情,短短一个多小时森林窄轨小火车的行程中,他用嘹亮的嗓音讲解了大兴安岭的气候、林区的主要树种、森林公园和小火车的前世今生……

王导在讲解

只要在现场,你一定会被他感染。不过,相信最让在场的人难忘的,莫过于他“一言不合就唱歌”。

讲解过程中,他开始讲述一个发生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动人故事:

兵团的艰苦生活,让一对蒙族年轻男女惺惺相惜,但好景不长,姑娘在几年后考取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两人未能好好道别,便分开了。

这一别,就是三十年。

三十年后,当年的蒙族小伙子成了一名画家,在一次来首都北京寻找机会时,有一位气质非凡的中年女子与他打招呼,然后匆匆一别。

他定睛一看,竟是当年的兵团恋人。

再次相遇勾起了诸多回忆,当晚,他就在北京的地下室写下了一首歌词,并找朋友谱了曲。

这首歌,就是如今广为传唱的《天边》。

而这个蒙族小伙子,就是《天边》的词作者吉日格楞。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位兵团恋人,就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四任全国人大发言人——傅莹。

《天边》歌词中所描绘的草原风光,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正当大家还沉浸在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中,并惊讶于女主角如今的身份之时,猝不及防地,王导突然唱起了《天边》,让全车厢的人一个激灵:

我愿与你策马同行奔驰在草原的深处我愿与你展翅飞翔遨游在蓝天的穹谷穹谷......

唱毕,他说:“在蒙古,每一个故事都有一首歌,每一首歌背后也都有一个故事。”

当然,民间传颂的爱情故事,几分真假难知晓。但歌声中蕴含的真挚情意,着实令人动容。

英雄史诗:远古的记忆,心灵的原乡

回来后,我一直想念着一路上听来的歌声,无论走到哪里:弘吉剌部、达翰尔族、大兴安岭,当地向导似乎都会给我们露上一“嘴”。

与其说他们热情好客(当然我相信这也一定是),不如说歌声就是他们表达情感,甚至是民族归属感的方式,完全是天生的,信手拈来。

那么,为什么民族认同与归属感,会以歌声的方式存在呢?

其实这些歌曲,不仅仅传递文明的方式,有时候,它们就是文明本身。

英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一部名叫《贝奥武甫》(Beowulf)的叙事长诗,讲述了斯堪的纳维亚英雄贝奥武夫与妖怪斗争的英勇事迹。

贝奥武甫大战妖怪

这样的故事,最早是由人群中那些最能说会道的人,用一种吟诵体裁“唱”出来的,他们被叫做“斯可卜”(scop),意思是歌曲的创作者(makerofsongs)。

正因如此,最终成文并保存至今的写本,也充满着音乐性和节奏感。

广为人知的《荷马史诗》也是这样。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编写出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史诗,通过英雄与战争这样充满戏剧性主题的故事,不仅传递了希腊式自由主义的道德观念,也是一部全方位展现古希腊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

法国新古典主义旗手安格尔绘制的《荷马的封神仪式》(年)

这幅画将40多位大师同框,而荷马是中心,代表了他在欧洲文明史上的核心地位。

在人类发展早期,语言文字尚不发达之时,文明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英雄史诗,是某一族群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它是远古的记忆,也是心灵的原乡,亘古不变——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兴,抑或是衰。

而歌声,就是承载英雄史诗的最佳方式。民族歌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是一支族群的共同记忆。

骁勇善战的蒙古民族,当然也少不了这样的共同记忆。蒙古史诗名为《江格尔》,讲述了从小被恶魔夺去双亲的首领之子江格尔,凭借过人的智慧、品德和武艺,带领其他将领征战沙场,保卫家园的故事。

《江格尔》,来自蒙古族的“安达组合”的改编版本

《江格尔》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依然固守吟唱传统的英雄史诗了,演唱它的民间艺人被尊称为“江格尔齐”,他们在牧民的毡帐中,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弹着陶布秀尔(六弦琴),唱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诗句,在听众面前展开了一副远古蒙古的生动画卷。

“江格尔齐”在表演

然而,现代生活的入侵和主流社会的排挤,让这样的传统险些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尽管在年,江格尔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依然躲不过这样的困境:“江格尔齐”们年事已高,合适的传承人又是千里难寻。

游牧传统的传承与现代性的发展,一直是一对焦虑且忧伤的矛盾。哪怕马背变成了车轮,但只要歌声还在,原乡就还在。文明不会失落,传统也不会被抛弃。

江格尔的乐土,四季如春,没有炙人的酷暑,没有刺骨的严寒,清风飒飒吟唱,暴雨纷纷下降,百花烂漫,百草芬芳。

——《江格尔》序诗

这样美妙的诗句和韵律,怎能消亡?唯愿《江格尔》永存。

歌声是游子的乡愁,拥有让人安心的力量

前阵子,以《理想三旬》一曲走红的民谣歌手陈鸿宇推出了一首新歌,名叫《额尔古纳》。

这位看起来文弱的民谣才子,其实是个地道的蒙古汉子。额尔古纳是他的故乡,是他生活了十五载的地方。随后求学,如今追梦,再也没能久居故乡。这首歌,便凝聚了他在外漂泊的思乡之情。

野花过草原再看一眼湖面漫云烟再看一眼北辙到南辕来时路远离家难免再多看一眼

“再看一眼,再多看一眼”,是多少游子离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再多看一眼,仿佛要将故乡装进方寸眼眸之间。

额尔古纳不仅是陈鸿宇的故乡,更是蒙古人的母亲河。

静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

记得行驶在内蒙的公路上时,突然有人指向窗外,“看,那是界河,额尔古纳!”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额尔古纳河被划定为中俄边界。

在飞驰的汽车上,我远远望了望静静流淌的额尔古纳河,心里想着,“啊,原来对岸就是俄罗斯了啊”,便将此事抛诸脑后。

但对于蒙古民族而言,额尔古纳的意义绝非“界河”这样轻易而粗暴。

她是蒙古族的发祥地,她的乳汁哺育了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她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是他金戈铁马生涯的开始——无论在外征战如何惨烈,额尔古纳河永远在那儿,静静流淌,一如等待游子归来的慈母。

台湾诗人席慕蓉,虽是蒙古子孙,却生于重庆长于台湾,直到四十多岁才踏上让她魂牵梦萦的草原故乡。

席慕蓉在故乡的草原上,望着母亲河

她在《额尔古纳母亲河》一文中写道,“苍天在上!任何人,任何人都可以叫这一条河流为‘界河’,唯独只有蒙古子孙不可以这样称呼她!……

对于蒙古民族的子孙来说,这一条河流是额尔古纳母亲河,是属于最早最完整的记忆,是不容分割不受管辖的生命之河啊!”

就是这样一个心怀故乡的草原女儿,受歌唱家德德玛的邀请,为《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首歌,写下了最真诚的呼喊。

父亲曾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

如今终于见到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无论是离家多远,母亲河永远在那里,保佑游子找到回家的路。

而只要歌声响起,仿佛就看见了故乡。无论眼下的生活多么艰难和困顿,歌声响起,便可心安下来。无论在复杂社会里变得多么软弱与卑微,歌声响起,也可找回原始的勇气与美德。

路线正式结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有以下精彩内容:

线路五

9月18日-9月25日

哈尔滨-牡丹江-图们-长白山-白山-沈阳

Enjoy雅趣邀你共同见证中国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原生态生活,领略蕴藏其中的传统文化瑰宝。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把它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知道,如果你也了解蒙古族的文化,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







































云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