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友善,却独来独往?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谈的是,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友善,却独来独往?你是否也见过这样的人,亦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下面,我们来看看网友怎么说吧。

01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总是嘻嘻哈哈,和每个人打招呼,有好吃的尽量分给所有人,照顾每个人的情绪,想多交朋友,生怕别人不喜欢自己,然而越往后越发现自己像个小丑,一直在取悦别人,却从来没被别人在乎。那种不在乎是因为觉得你廉价所以与人交往的时候千万不要降低自己的身段。这是我这些年的总结,在发现这个结果之后我就开始独来独往,发现自己待着要比陪笑脸要快乐充实的多。也会偶尔犯傻因为别人一两句话就以为遇到人生知音而忘记高冷,但结局往往还是变成一个笑话。和有些人相处,太累,宁可独来独往。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02

因为有些人已经成熟到明白:我们没有必要和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成为朋友,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平均分配给每一位朋友没有意义,做的事情没有必要满足所有人的期许。他们明白邓巴数字,了解心理距离同心圆,懂得对身边的人好,有三五至交好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懂得说不,并且非常明白如何不给别人,更重要的是不给自己添麻烦。所以他的友善,只是一种修养,并不意味着承认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他的独来独往,仅仅是与你的圈子没有交集而已,并不意味着他没有自己的圈子。从大环境来讲,这是从熟人社会往陌生人社会转变后非常正常的社交适应行为。收获幸福的目的不变,环境变了,当然我们实现的方式会进行调整,很自然。

作者:Amos

来源:知乎

03

善良是善良人的内在本性,独来独往是内向人的外在行为,我宁愿让自己成为一个善良的独来独往的人。像我们这种内向的人往往是掉入被动的社交圈,我们更多地是被人需要,而不是我们真正的需要这个圈子,与其不自然的存在,不如活出真实的自己,独来独往。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百度贴吧

04

在上高中时,我身边有个朋友。他起初沉默寡言,耷拉着脑袋晃来晃去,好像并没有精神。但他望向同学的目光告诉我,他并不寡语。我也就闲着没事,偶尔会去注意到他,看看他在干什么。到后来,他慢慢开始合群,跟着同学们围堆,打趣,一整天咪着眼睛笑,全然没了之前那般低沉不解风情的样子。我那时就想,原来他也就这么简单。班级上有活动他都有参加,有什么忙他都会去帮,同学的要求基本来者不拒。有困难就帮忙,成了他生活的口号。就像课本里写的“我叫雷锋我不忙”这样。他每次外出瞎逛,都会留个心眼给朋友带礼,和女生一起喝奶茶,基本每次也会抢着买单,他待人很友好,大家都一致的夸赞他,说他是个好人。

后来在他们那个小圈子里,其中一对男女发生了件不愉快的事,曾经的同窗,相约为了两个路人。女生找了他帮忙。他当即就应了下来。他觉得他不能辜负“好人”这个称号,想凭他个人的力量,挽回这段感情。因为和两人的关系都处的不错,他像根墙头草,左倒倒,右捣捣。并且乐在其中,怡然自得。今天拿着自己手机打给男生,女生在一旁窃听风云。明天附和着男生的话一边侃侃而谈,一边里应外合,他玩的不亦乐乎。结果自然不想而知,他失败了。他那天晚上打电话梗塞的谈起这件事时。他说他明明没有错,为什么大家都在怪他。我不会安慰人,也没有发出声音,任他在电话里悲戚。我想把这段时间留给他自己。其实事情的发生就在一小段时间。那天,他们圈子里聚会,他左帮右助的男生、女生。又发生了矛盾。男生对女生忍无可忍,只因小事便发生了口角,甚至拳脚相向。热心肠的他当时并没有忍住。丢下面子和情义就去打那个男的。那个男的当时还很懵。他说他记得男生愣了几秒,也就几秒。到后来男生火更大了,在大街上叫嚣着,喊着叫人来打。他也不示弱,仍然护犊子的站在女生前面,直至他们俩打的头破血流,医院。据我所知,他和那位动手的男生,关系真的很铁。闹剧结束。其实他们三不至于闹成这样的,当天还有几个同班同学在场,都是那个圈子里的朋友,也都是牛高马大的男生。但是却没有人出面帮忙,打架了也没拉架,出头的就只有那雷锋。医院了,才想起帮忙打了。事情的后来,同学们又开始了和睦有趣的打堆。但都衍生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雷锋是不是喜欢那个女生?”他也听得见,听不见也看见了。幸好他笨,至少不傻,没有搭理他们。

这样的风气流传了很久,直到他和那个女生被老师叫去问话,才停止。我那天问他老师说什么了。他记不清。唯一记得清楚的是女生说的一句:“老师,他喜欢我”。女生很聪明的回答,既撇清了所有关系,又把自己名誉保住了,还免除了自己的处分。雷锋当时什么话也没说,好像天下人都默许了女生这个答案,于是老师给了雷锋和打架的男生留校察看处分。事情后来怎样了,我不怎么关心了。他对人也是礼貌微笑,友善大方。也是一整天都笑咪着眼,全然没了那天的阴霾样,好像谁也没为了谁打过谁。令人欢喜的是,他并没有割须去袍。学会了穿戴盔甲,好像不再那么单纯,也更加的平易近人。只不过好像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了。故事讲到这儿,也结束了。至于在我面前嬉笑的这些高中同学,我,好像并不认识他们。感觉有点陌生。我想,那一刻,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在场那么多好友选择了冷眼旁观。我相信他也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明明那么友善,却总是独来独往。如果这就是世俗,那么我宁愿选择永远孤独。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叔本华曾经这么总结:“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压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如果你对生活感到迷惘,和身边人相处很累的话,没关系,顺从自己的心,何必为了别人而降低身段。“世界只对一部分人温柔,剩下的看心情。”才是真正的洒脱。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

新媒体运营团队

欢迎您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