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 诗刊 相约野火,相遇之后每一颗 诗心开始燃烧 本期诗人 请输入 李云、麦豆、李不嫁、花语、张常美、雪鹰、王占启、丰慧 李云 李云,年10月出生。安徽省作家协会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中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33届学员。曾有小说、诗歌、散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小说月报原创版》《诗选刊》《星星》《江南》《绿风》《中国作家》《草堂》《北京文学》《雨花》《小说林》《中国诗歌》《绿洲》《长江文艺·好小说》《大家》《诗林》《诗潮》等刊物发表,有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征文获奖并入选多种年鉴和选本,被评为年度封面新闻"名人堂"全国十大诗人,中篇小说《大鱼在淮》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出版诗集《水路》,发表电影剧本《山鹰高飞》等,出版长篇小说《大通风云》、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与他人合作)。 冬至 失眠的深夜深沉的寂寥着 凝视或呆滞 那已逝的亲人没有走到有灯火的窗口 在本该去祭拜时间里我没送上纸钱的残火 他们一定很冷潜入自己的骨灰底层 疑问那个最爱的长孙、外孙、女婿、大哥 他怎么没来 其实,他的灵魂己无颜已对 那些坟茔里的灵魂 在深夜三更 一滴泪都没漫过窅底的泪坝 闸门被重锤击打却无声 自囚比他囚仿佛更适合自已 窗外一切在结冰 那满天的星是寒星 立冬 只有等看清这天的阴晴 才会决定最后 变成什么是雉或是蛤 是南飞还是潜入北方的水里 然,恰恰这天空表情暧昧 我不知所措东张西望 一会儿看萝卜一会儿看白莱 答案是这些都要贮藏 一切都得隐匿 包括肾气和盛气 从此要变的无欲则刚不了的那个寺中人 守着众多将谢的花朵和季节 只能手抚过去仿佛 拉上门帘 一个节气被谁气的气节不保 紊乱的不可复制 一列从南平到铜陵北的高铁 穿过了数不清的隧道 一会黑夜一会白昼 确切的说这和你 和历书及农历没有关系 麦豆 麦豆,原名徐云志,年生,江苏连云港人。年硕士毕业于江苏大学。中国作协会员。组诗散见《人民文学》《诗刊》《扬子江》《中国诗歌》《星星》等。曾获第二届汉江·安康诗歌奖、江苏省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等。曾参加诗刊社第30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1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等。江苏省第九届签约作家。已出版诗集《返乡》《在皇冠镇》。 雾气弥漫的十二月 这个早晨,远方在雾里 近处也在雾里,雾 成了脑海中连接此地与他处的桥梁 所有的房子都在雾里 一切事物都在雾里 像一个古老的疑问:它们是什么 它在收回它的世界 硬的变软,清晰的变得模糊可疑 永恒的瞬间会消失 未来与此刻是相连的 坐在公交车上,我想 我曾经在过去的某个时刻路过整个世界 我为什么采摘一枝蜡梅 黄色不知道 香气也不知道 我为什么要折下一支蜡梅 天上的黑云,只知道 埋头下雨。只知道 金黄的蜡梅盛开需要雨水 风呢?溜过我身边的风呢 往昔它乐于与我交谈 但今天它紧紧跟在冷的身边 也许,冬天知道。 散发着香味的十年梅树知道 我为什么要折下一支蜡梅 李不嫁 李不嫁,男性公民,六零后湘人,因其诗作的特立独行而被称为湖南的老诗骨。 等个人来 仅此四个字 刻在梅山寺的粉墙上 真叫人费思量。几枝寒梅做顾盼状 更让人心头一动 问一声佛,又问一声自己,真是妙极了 但若借与我,刻到墓碑上 更有说不尽的意味哦 这些被焚毁的诗篇,终将被人遗忘 但我仍执拗地等个人来 无论千山万水,隔世的时光流转 总有个人,用崭新的语言,复述这星辰与露水的光辉 写诗到深夜 我常有这样的幻觉 写诗到深夜,总觉得左右两旁 有一人持刀侍候 一人仗戟听令,因此我敬畏每一个汉字 固守着象形文字的尊严 是人,就人模人样;是兽,就加个犬旁 若遇上绕不过去的年月 就祈求神助 如此也十分灵验 有时笔落,窗外只起了一阵细雨 待诗成,黎明的天空忽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花语 花语,诗人、画家、《十二背后》执行主编,参加第27届青春诗会,获汉诗优秀作品奖,第四届华语诗歌春晚十佳诗人奖,《安徽诗人》年度诗人奖,第三届中国(佛山)长诗奖,第四届海子诗歌奖.提名奖,首届海燕诗歌奖,《现代青年》年度十佳诗人奖,《山东诗人》年度诗人奖,《延河》最受欢迎诗人奖,入选中国好诗榜,著有诗集三部,多次参加国内大型联展,诗画艺术同盟会长,中国当代女子画会成员。 活着 一直活在一枚半径里 像这么多年不停旋转在心头的陀螺 被往事鞭挞着逆转,环绕,拉扯时间 而我的树桩,像一个走失的春天 有时,我是破壳的茧 有时,我象卧病的蚕 我的眉心空落落的,结不出一颗桑椹 其实,我更倾心于悬崖边那些无法再长的绝望 我是我自己的坟,收集磷火涂于手掌 并盼着有一天,把那与我形单影只 遥不可即的幸福,燃成暗香 在秋叶飘飞的夜里,我可以感觉到风 孤独地游荡 和知了一起,抵着临冬的窗 可是我,走不出去 我没有门 我把口袋翻过来 桃花落下的时候。我不想写诗 我抄着手,静静地看 行色匆匆,无关花的美丽 后来,我把口袋翻过来 把口袋里的车票翻过来 把硬币翻过来。我还想把命运 也翻过来 看桃花的背面,我赌过的一生 有没有泪水。和令我后悔的 那一滴疼 张常美 张常美,八二年生,山西人。有组诗发表于多家刊物。 不忍 在火车的轰鸣声中,我有没有睡去过 会不会误了很多站台和人群 为什么我总是惶惶不安,越来越感觉孤苦无依 如果有亲人,应该还独自等在那里 很多年了。那荒废的站台 原谅我。我已不忍两手空空 和你们重逢。我怕我们 衰老的身体再经不起一次永远的离别 少年之惑 少年时候,我哪里都没有去过 以为别处的太阳 也是从黑山庄村升起来的 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去过黑山庄 它就在西段景往东偏南十多里的山脚下 等拉矿的车把那座山完全搬走 我就回一次故乡。或者还得起个大早 去一趟黑山庄 把太阳栖身的窑洞看个究竟 雪鹰 作雪鹰,本名高学英、女,70年生人,内蒙古兴安盟人,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作协会员,鲁院第29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作品散见报纸及文学期刊,并在兴安盟文联征文中多次获奖。 春意 欢快流淌的小河 诉说着封冻了一个冬季的思念 那岸边悠长的柳笛 是你回合的心曲吗 而我,是那坡上盛开的桃花 馨香着 任由微风轻舞思绪 与你 梦萦魂牵 夏夜 窗口,点一炉艾香 袅袅的烟,窗外飞一半 窗内流一半 不开灯,只借半米月光 听欢庆低吟《夜雨寄北》 声音空灵,悠远 轻摇绢丝折扇 艾香更加丝丝缕缕 这样的夜,可以什么都想 也适合什么都不想 王占启 王占启,安徽淮南人,游子雪松新乡愁诗歌研究会理事。作品散见《诗潮》《诗歌月刊》《作家天地》《含笑花》《都市》等报刊。 落 从山顶,沿一条小路下山 不远处的云雾向上翻腾 很多袖珍画眉飞来飞去 鸣声从嘴里滑脱,碰落了很多 松针、枯叶和野山果 我的耳朵已经辨不清方向 一枚野山果落在脚边 稳稳地,没有滚动 像滚落在山脚下的巨石 像雕刻在巨石上的“卧龙山” 稳稳地,陷入想象 转身 每一级石阶,都是铁石心肠 将翠螺山踏出八卦,酒香不浸 江流涛涛,为朝圣者洗尘 淹没细碎的光影 南坡开阔,封存仅有的衣冠 和虔诚者的目光 下山时,影子高于石阶 石阶高于江水。江水改变了流向 丰慧 丰慧,本名:丁红伟女,现居内蒙古兴安盟,创作小说、散文诗、诗歌等,作品散见《中国艺术报》《草原》《内蒙古日报》《辽河》等刊物。年获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原野牧歌”诗歌大赛三等奖。有作品选入内蒙古女子双年选。 云梯 我追着芦花影子 直到它们被风,带向天空 它们化为虚无时,我眼中悲伤的颗粒 又落向我自己 我看到一节云梯架在天地之间。接住 我体内掉落的疼痛 而我的悲怜太单薄 尚不能长出翅膀 芦苇荡里,几片鸟的羽毛向上飞 后来又像雪片,回落大地 沦陷的一片白色里,人间 把疲惫隐藏,把安静还给天空 雪的反串 雪跨越谷雨,赶来北方后 白色淹没了四月 与枝头的青翠 这突来的雪,覆盖掉季节的浮华 也洗劫了,四月里一些俗物的心 残留在枝头上的迎春花 在雪下蠕动 在微小的空间呼吸 春风逃在劫数外 迟来的杏花,已重新支撑起春意 此时不需抒情,听,新生的鸟鸣正滴落进,五月的和声里 野火诗刊编辑部 刊名题字薛建国 总顾问龚学敏 顾问敕勒川殷咏天王爱民 社长/主编冰洁 微刊主编丰慧 副主编王淑芬雪花王占启 组织部长何春笋 平台朗诵薄荷君子之交 编委成员殷咏天王彦利海勒根那冰洁 监制郝建兵 野火诗刊评审团成员: 李文俊杨东亮香奴 王秀竹原散羊刀客 美术设计海勒根那 主办单位:內蒙古满洲里市文联 协办单位:满洲里市草原丝路珍品陈列馆 平台所用彩陶,石器,玉器等图片由满洲里市草原丝路珍品陈列馆提供 野火诗刊邮箱: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