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抓好“六保、六稳”,全市生产供给保持稳定,就业民生保障有力,全市主要经济发展逐步向好。 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6亿元,下降9.9%;第二产业增加值37.1亿元,下降7.0%;第三产业增加值.8亿元,下降6.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26.2:71.3。 一、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粮油加工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0.7亿元,增长3.1%,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6.5%。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主要得益于煤炭行业产值增长4.3%、粮油加工业产值增长78.7%、化肥行业增长19.7%,拉动工业产值增势平稳。木材产值下降23%,电、热行业与同期基本持平。 主要工业产品方面:全市煤炭产量万吨,增长2.0%。木材进口量.9万立方米,下降32.3%;落地交付量.6万立方米,下降6.6%。全市累计发电量33.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4%,其中:火力发电量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占全市总发电量的76.3%,全市用电量14.9亿千瓦时,与同期基本持平。 二、消费市场逐渐回暖,主要行业降幅进一步收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较年初下降25.7%相比收窄14.7个百分点。粮油食品类、药品类销售增长,成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的主要因素。 1、零售业年初以来满洲里共经历2月、4月、11月三次较大的疫情冲击,其中:两次较大规模全市封闭式管理,公共交通停运、人员限制流动,餐饮、商场全部关停。另外国内外疫情,对旅游业冲击较大,严重影响人员流动带来的经济效益。1-12月,餐饮业收入下降23%,住宿业收入下降35%。除医药行业和食品类销售因疫情因素居民储备需求量较同期略增外,其他类消费处于下降状态。1-12月商品零售业收入下降10%,比年初下降12.6%收窄2.6个百分点。 2、批发业全年批发业收入下降12%。受境外疫情失控、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中小型批发企业业务大幅减少,部分批发企业全年无业务。大型贸易企业今年业务基本稳定,粮油类批发企业好于去年,木材类批发企业业务量较去年有所下滑。本年东北地区轮耕作物恰逢化肥需求较大的黄豆、玉米等农作物,使化肥类商品购销额大幅增加。另外满洲里在物流方面也较其他临近口岸提供一定优惠,有一部分受疫情影响欧美方面的业务转移至满洲里进行。 三、服务业喜忧参半,互联网、外卖服务业增长迅猛。 全市营利性服务业总体态势为:维持疫情期间运转的各项服务类收入增幅较大。实体经济娱乐、商务所属业态受冲击较大短期内复工困难,恢复周期长,企业经营困难,服务企业用工人数和职工薪酬小幅下降。 本年疫情因素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格局,助长了已互联网、外卖、物流等相关服务业快速增长。其中,外卖送餐类代表的居民服务业收入大幅增长35%;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业增长28%;互联网相关服务业务收入增长21%;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9%;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业增长10%;汽车日用产品修理服务收入增长7%,保安服务业增长7%。 对比线上服务业,实体经济、旅游业务和国际业务本年较为惨淡。其中商务服务业业务收入下降94%(旅行社),航空运输辅助活动下降52%(机场),国际货运代理业务收入下降36%,综合管理服务业下降33%(万达广场),房地产租赁经营业务收入下降27%,卫生服务收入下降20%。 四、全年投资降幅稳步回升,工业投资增长成亮点。 全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9亿元,下降6.2%。全市工业投资成为今年增长亮点,拉动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工业投资项目24个,完成投资额8.96亿元,增长18.6%,占全年投资额的37.5%。另外本年基础建设民生、老旧小区改造类投资较多,全年合计投资3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12.6%。受疫情影响,因商业、服务类行业本年出现大幅下滑,部分企业采取保守投资,持币观望,影响投资进度。国内疫情影响人员流动受限,满洲里又属高寒地区开工时间短,施工人员不能及时到岗,导致项目进度缓慢。多重因素影响拖累了全市投资全年出现负增长。 五、财政收入小幅下滑、金融保险增势良好。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亿元,12.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3亿元,下降11.9%;非税收入完成2.5亿元,下降15.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4.5亿元,增长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亿元,增长11.9%,住户存款余额.7亿元,增长13.9。财产类保险保费收入1.6亿元,增长1.0%,寿险保费收入6.3亿元,增长11.3%。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民生保障投入力度加大。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2.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八大类消费品呈现“五增、一平、两降”趋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7.6%,医疗保健类上涨3.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0.2%;居住类与同期持平;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1.5%。在主要食品消费价格中,粮食价格与同期基本持平,鲜菜价格上涨8.8%,肉类除猪肉价格下降12%,牛羊肉分别上涨5.5%和2.2%。全市财政支出中民生投入2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7.8%。民生投入构成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民生支出的32.6%,教育支出占民生支出的20.8%,医疗卫生支出占民生支出的25.8%,三者合计占到民生事业投入的79.2%,重点是加强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公共卫生事业,更好地改善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