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最新流调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2%,已居全球首位。血糖和肥胖常常互相影响,我国有超过2/3的糖尿病患者和肥胖(或超重)相伴而行。

很多糖尿病患者总被医生叮嘱要减重、要控制饮食、要多做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糖友很多症状和代谢指标在减重后都会得到很好的改善甚至恢复正常。

哪些原因会导致肥胖

肥胖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减重

医院内分泌科杨华主任医师

向大家介绍

哪些原因会导致肥胖

肥胖的原因很多,除了饮食多运动少外,还有很多原因在研究中。体质也是原因之一,源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你胖不胖,胖在哪个部位,胖多少和遗传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外在原因为主。肥胖糖友因为有肥胖和糖尿病双重因素,所以减重更困难,中医可以通过辨别患者的不同体质证型,辨证施治,协助患者降糖减重。

“扶脾理肝”助糖友减重

元·朱丹溪《丹溪治法心要》中首次提出了“肥白人多痰湿”的观点,而中医的脾与痰湿密切相关,脾胃有消化食物、生化气血、运化痰湿等功能。脾胃虚弱则机体津液不能流动,停聚成痰湿,导致肥胖。

导致脾胃虚弱的原因有先天不足外,肥胖糖友最多见的原因是饮食无节制和心理失调。“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不控制饮食,脾胃加班加点地消化食物,时间久了就会使功能受损,不仅导致肥胖,还会出现腹胀、腹泻、舌苔厚腻等情况。此外有不少糖友嗜食,并非出于生理需要,而是被食物的色、香、味所诱惑,心理上产生了进食的欲望;还有当人们被不良情绪,比如工作学习压力、孤独所困扰时,会选择吃零食,甚至暴饮暴食,以得到发泄,日久不仅导致肥胖还易损伤脾胃。中医认为肝是人体调节情绪的重要脏器,这种肥胖的糖友属于肝郁导致脾虚型。

治疗上,脾虚者需“扶脾”,具体如下:

◆如见患者多食,苔腻,腹胀等宜健脾化湿,可予藿香、佩兰、二陈汤等;

◆如见疲乏,腹胀,大便溏稀,应健脾补脾,可予参苓白术散;

◆如见疲乏,腰酸腿软、阳痿、怕冷,宜“温阳扶脾”,可用四君子、理中丸、肾气丸等;

◆如见口苦,胸胁苦满,腹胀,月经不调,失眠,应注重理肝,即调畅气机,可应用广木香、香附、赤芍、当归或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若见急躁易怒、口渴明显可予清泄肝经郁热(火),一贯煎等。

“扶脾理肝”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为糖友减重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只要广大糖友有信心,有毅力,中西医结合一定会收获降糖减重的成果。

专家简介

杨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瘿病分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学会常委等。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擅长糖尿病血糖的精细调整及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早期肾病,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减、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以及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血脂异常、高尿酸、痛风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二下午

特需门诊时间: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肥胖专病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