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上,所有没见过的、没听过的、没想过的,都是风景。 ——题记 1、这次草原行,让我深刻理解了“头顶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表达,是多么的形象贴切、富于感染力。“风吹?低”时,呼伦贝尔“见牛羊”,锡林郭勒“见牛蹄”,但这绿且大却是一样的。一眼望不到边的不是“绿油油”,而是“绿涛涛”。2、人生的路啊,不怕慢,就怕站。区间限速,本来平均时速已经跑到了,只是在服务区停了三五分钟,就降到了50,后半程努力把油门踩到最低,到终点也只追到88。你在玩手机,别人在努力,你只能看TA们的尾灯了。3、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艳阳高照的下一秒,就是瓢泼大雨。以为前方一路畅通,突然一头牛不紧不慢的横穿马路。百度地图会让你拐进一条小路,全是看不清有多深的水坑,让你感慨这免费的也真坑。4、健康太重要了。看高山草原、星辰湖泊,需要有个好身体。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看到推着轮椅的游客,不知道数以千计的台阶是怎么上下的,本该是旅游享受会不会变成家人的忍受?5、没事跑跑步,还是会让人受益的,尤其是在需要腰和耐力的时候。自驾,要开车。开车,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出发前对爱车的检查保养必不可少,尤其是细节,比如我的雨刮器胶片没及时更换,给下雨行车带来诸多不便。这样的天气很常见以及这样的雨陪了我们五天草原上加油站很少(这里的“很少”可以理解为“没有”),所以让车喝饱比让人吃饱更重要。草原上限速很多,以断崖式为常见,就是本来限速80你跑的正欢,突然一个红圈里40标志出现在道边。路上不敢停,找的网图更恐怖的是,道上架着一条横杆,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摄像头儿。而且,直接降为限速30、20的也不罕见。据我观察,草原上限速和测速基本同样多,主要表现为区间测速,多如绿草。草原上以国道为主,不免费,但收费是一口价儿,15元。不过这钱花的真值,除了不封闭之外,其他都是高速标准。就是因为根据草原特点设计的开放式国道,形成了若干大大小小的平交路口,给草原行车带来许多安全隐患,除了躲车,还得躲犇羴骉。部分收费单据草原上的地名,是那种念上几遍也记不住的文字组合,而且有蒙文,也有俄文,所以还得靠地图。电子地图导航,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去阿尔山森林公园,地图不知道修路,把我导进了一条麻麻咧咧的沟。不过,在我勇敢的选择原路返回之后,它又重新为我规划了路线,最终抵达目的的。在草原上开车,感觉这真的是天路。我去这几个地方,除个别景点收个三五块外,市区和景点的停车都免费。但在满洲里,还是看到一个被贴条的京牌车,百思不得其姐的。我也没敢问,问了人家也不说。我觉得TA停的没毛病,道交法56条说的也很原则。自驾出行,安全第一。我总结,保证安全最关键的一点,是坐在副驾驶的乘员(一般为主持日常工作的户口本上的非户主)默默的为驾驶员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不能让驾驶员,累腰又累心,耗力又耗神。不敢放生图,找的网图。还有一点,困了就休息,哪怕在车上眯一会儿也好。打个盹儿,精神百倍。草原上一路皆风景,确定几个景点只是为了突出下主题。草原就象是仙女织了一大块绿绒布,从天上铺到地上,还把不平之处捋得平平整整。感受草原,一望无际的生机盎然,让人觉得这空旷中孕育了无数的精灵,他们是草原的主人,陪着你,护着你。我感觉把自己栽进草地,绿了也能绿绿胖胖,充满希望。在草原上,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儿,就是做一头牛。手机随便一拍,都是风景。元上都遗址公园,在去锡林浩特路上,距主路十多公里的地方。遗址很隐晦,坐电瓶车可环遗址一圈,虽然遗址在心里,但是这里的花花草草的还很丰美,让人不虚此行。这花,是有专人看护的。服务意识还是差了点儿,买票的人多多的,卖票的人少少的门票40元排队的人长长的,日头晒晒的 小花花趁人不备,我把一颗桃种塞进了土里,希望明年能生根发芽。第一天去的地方,还有锡林九曲。这是草原上的河流依自然地势流淌形成的弯弯曲曲的形状,就象一条把身子拧成九道拐的蛇。电影《马可波罗》许多镜头是在这里取景的。据说是成吉思汗的媳妇儿的围巾掉在草原上形成的。网上的图片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到了景区门口,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按人头收停车费的度假村,我媳妇儿质疑这其中的逻辑错误:停车费对应的是车的数量,为什么按人数收费?把门的说不清楚,告诉我们说:里面没水,啥也看不到。于是,锡林九曲在我心里永远是它最美的模样。锡林九曲外的敖包锡林浩特市里有一座贝子庙,是清代在额尔敦敖包建立的,我理解它就是佛学院。很大,不过现代已经空余多间房了。寺庙庄严肃穆,让人望而生敬 十三敖包大街上听到当地许多蒙古族人讲蒙语,蒙文更是随处可见。住宿时发现,连宾馆电梯消毒记录里的签名,也是蒙文。看来这个民族文化脉络并没有中断。关于贝子庙的说明,就没有汉语 蒙文签名国家有说法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此行的重头戏之一,也是景点密集之所在。提前住到公园门外,开民宿的大姐骄傲地说:在我家能看见景区大门!她真的没吹牛,只不过,在别人家住也一样。公园门口所有的民宿都能看见景区大门。。。睡火坑,大姐把炕烧的,我铺了两层被子,也不知道这姐咋想的。门票和景区大门门票上一共七个景点,是景区电瓶车可以到达的地方。提前问了沧州去玩的一男两女三个人,他们讲,每天只能玩三个景点。其实呢,小马过河。。。人家一天玩了七个,也不觉得累噻!驼峰岭天池,状如驼峰而得名。拍了一段小视频大峡谷,全是长满疤瘌的石头。这个有名字了 阿尔山天池,不如驼峰岭天池好看 地池,有阳光会更好 三潭峡阿尔山森林公园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自然景观,有许多这样的火山岩。人民法庭时刻守卫着包括我在内的游客的权利阿尔山是一座小城市,兴安盟所属县级市。阿尔山火车站被称为全国最美的十个火车站之一,网红打卡地,所以虽然下雨,卡还是要打的。上面还是碉堡的枪眼,不过被堵上了。阿尔山市中心呼伦湖在阿尔山到满洲里的路上,距主路单程5公里。呼伦贝尔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境内有个“呼伦湖”和“贝尔湖”。湖水清澈见底,保持着原生态,路标也没有标它的本名,而是“金海岸”。 在呼伦湖外的一跃(面目狰狞,不宜展现)满洲里是一座边境城市,也是为中国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红色城市。这里的夜景,是我见过最美的。满洲里国门景区是必去的,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先给闺女寄张明信片 再登上北疆明珠塔,眺望中俄蒙边界。红色展馆里有我们的革命史站在雄伟的国门旁,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被外敌入侵的时候,侵略者就是从这样的地方进来的,我们敢怒敢言不敢打,因为实力不允许。现在我们强大了,大门为和平和友谊而开,若是那豺狼来了,等待它的就是大炮,“轰”的一下让它变成肉酱,然后把炮弹屑挑出来就着馒头吃!著名的41号界碑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东南30公里处,交通方便。不过导航为了给我省油儿,下高速后,引诱我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所在,那里路窄沟深、水多村密,让我越开越没底儿。我自言自语地说:要不是导航,我一个河北的车,哪能扯黑龙江绕村来呢? 扎龙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保护区内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芦苇湿地。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中国有9种,扎龙有6种。全世界丹顶鹤不足只,扎龙有多只。保护区最有魅力的当属每天的放鹤时间(官方名称叫“讯飞时间”),每年的5月1日到10月31日四次:上午9::00,下午14::30,而11月1号到次年4月30号只有两次:上午10:30下午15:00。 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我们看了两个下午场,虽然辛苦一点儿,值。 通辽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回承德的路边,距通辽公里。这里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虽然我并没有看到沙漠。景区面积超大,车能开进去,只是需要在给人买票的同时给车也来一张。我们去那天的前一天,因雨封园。我们是第一拨也是唯一一拨入园的游客。把门的小哥哥“建议不进”,媳妇儿有点犹豫,我抬出了那句说服力极强、放之四海皆准的劝人良言:“来都来了”。。。小哥哥还在劝阻,“只能看景啊,别的啥都不能玩”,我问“能漂流吗”,小哥哥说“你要不怕湿就能,反正都开着呢”。看他一副事不关已、爱咋咋地的表情,我下定决心,不玩漂流了。巍峨的大门,里面还有二道门原始森林是景区内三大风景之一,里面有未被人工过度干预的森林,物种丰富,泉眼就有多处。“未过度”不等于“没干预”,也有人工步道,有牵强附会的“夫妻树”、“五兄弟树”啥的,不过原始森林的野性还在。这负氧离子的数量,啧啧这让车进入景区的票就显得合理了进入景区后的天气变化情况证明了把门小哥哥所言不虚、诚不我欺也。原始森林里的大雨滂沱,甚至可称为“八天之最”了。好在我们寻得一处寺院,坐在院口的台阶上,“倚得僧庐听雨声”,俩人儿给不下雨的“蚂蚁森林”浇浇水、跟“学习强国”上学友答答题,虽然后背淋了、鞋也湿了,但并没有“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孤单和凄苦。品尝当地美食,是旅游三部曲里声音最嘹亮的一部,尤其是对那些吃货来说。然而草原可能是个例外,因为大量的时间在车里,服务区连油都没得加,更不用说饮食了。所以这一天下来,只有晚上可以吃了一顿正经饭,而途中那些不正经的,包括并不限于面包、榨菜、泡面、火腿肠等不用点火就能吃的方便食品。于我来说,吃不吃、吃什么都不重要,自己感觉可以直接从草里吸收营养。闺女听说我们的安排,感慨的说“这样的旅游我可不去,没有好吃的。”在阿尔山森林公园外边的民宿吃的,大姐做的饭,味道挺接地气的:柳根儿炖豆腐、土豆片炒啥,加一瓶当地产的阿尔山啤酒,一碗纯牛肉馅馄饨。满洲里找的网红餐厅,就是拿个纸条排号好久饿的恨不能把盘子吃了那种店,喀秋莎西餐厅和顶顶牛排锅。 西餐厅还好,据说是俄餐。虽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吃着还可以。牛排锅就很考验牙的咀嚼力和腮帮子的柔韧性了。 齐齐哈尔吃的铁锅炖大鹅还是充满了幸福感。有特色、有味道、有态度。 我说这是替李雪琴还愿呢。锅包又,我在哈尔滨吃过了;烤鸡架,咂摸滋味;铁锅炖大鹅,首试,群众满意度超过95%。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满洲里吃的一道早餐主食,叫布里亚特,我问服务员小姐姐这是个啥,小姐姐用关爱白痴的眼神看着我,一顿一顿的对我说:“一。种。包。子。”我百度了一下。布里亚特包子是生活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锡尼河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原生态风味美食。 布里亚特包子主要用碎羊肉、羊下水、牛肉或马肉切丁做馅,再放些大葱、洋葱或草原上生长的野韭菜来提升口感。 这种包子用料实惠,汤浓馅鲜皮薄,不膻不腻,非常可口,有着“面团里的手扒肉”的美誉。 自从吃了布里亚特包子,我这么一个不爱吃肉的人类,爱上了草原上的牛羊马肉和它们的下水。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在他们那儿吃饭,吃了啥自己报,桌子上有码自己扫,付了款没人跟你核对是否属实。就这顿布里亚特包子,如果我想吃白食,只需要大摇大摆走出去,绝对没有问题。景区里的大饼卷万物虽然说吃没有被我列到此行的重要内容,但是,箱里有油儿、肚里有食儿、车里有媳妇儿,是长途旅行的三大法宝,不吃是不行的,饿着更是不行的。私以为,就碗面来说,老坛酸菜的比康师傅红烧牛肉的好吃。在跑者的眼里,城市没有大小之分,因为用脚步去丈量,没有什么大小是不能征服的。旅行途中,跑步打卡,于我而言,也是幸福。每每看着一张张新鲜的面孔、一条条陌生的街道、一栋栋特殊的建筑,我就像又读了一本书,或者又get了一项新技能,脸上的皱纹不再是岁月的痕迹,而是人生的积淀,是咀嚼的营养,是内心的滋润。锡林浩特路不平,但是有自行车专用道。 阿尔山中雨转大雨,浑身淋湿。 满洲里睛空万里,但是路不好。 齐齐哈尔嫩江边铺了塑胶跑道,跑步圣地。 承德跑,找找感觉。 此行平安顺利,首先要感谢坐在副驾驶的、主持日常工作的非户主。她恰到好处的隐忍和妥协让我开车心情舒畅的同时,增加了安全驾驶的信心和动力。对后勤保障的熟练和周到,让平时很少开车的我体验到了驾驶的乐趣。然后要感谢我的身体,长期的跑步锻炼使我具备了长途跋涉的基础条件,也使我在连续开车12个小时,还能晨跑18公里,享受生活的乐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感谢我的小狼,陪我风雨兼程近0公里,没有闹一点儿脾气。像我,虽然普通,但是好用。我的小狼感谢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