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恢复营运了,理发店可以预约剪头了,商场开门迎客了,饭店可以堂食了……回忆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过去的两个多月,这座边境小城从莫名紧张到坚定从容,从积极响应到主动出击,全市上下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战“疫”,在成功救治了输入型确诊病例的同时,全面遏制了疫情的蔓延扩散,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早”战疫情 2月20日第二例在我市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早预警、早发现、早隔离、早治愈,满洲里通过“四早”实现了全区首例确诊病例率先治愈出院。 1月20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市第一时间传达了会议精神,全市各医疗机构迅速贯彻落实,制定并完善了应急预案,迅速进入临战状态。1月25日,我市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同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组织全市家医疗机构开展多次防疫工作培训会。 1月21日下午,医院在对就诊发热患者例行询问时,一名患者回答从武汉自驾来满洲里,医院立即上报相关信息,及时将发热患者转至传染病房,采集咽拭子样本送至呼伦贝尔市、自治区疾控中心检测。1月23日,经专家组会诊,确诊该患者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例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感染(非肺炎型)病例。经过认真筛查,确定该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共6人,包括该患者爱人、4名同时就诊者与1名护士,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立即采取了集中隔离与居家隔离措施,进行隔离医学观察。6名密切接触者经过14天的严格隔离医学观察,均未发生发热情况,于2月5日解除隔离观察,未造成本地疫情传播。 通过专家组和医务人员连续10天精心治疗,我市确诊的自治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于1月31日治愈出院,也成为自治区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同时,按照国家卫建委做好疫情救治“四个集中”的原则,为确保全国“十四冬”赛区安全,我市凭借首例确诊病例的治疗经验,于1月26日主动承担起牙克石市确诊的危重病例救治工作,经过医院夜以继日的全力救治,2月2日该患者由危重症型病例转为重型病例,2月7日转为普通型病例,2月20日治愈出院。该患者为我市治愈的第二例确诊病例。 “四防”遏疫情 基层防疫人员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 满洲里坚持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防过境,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 自1月21日起,我市对非涉及居民生活必需的公共场所全部关闭运营,有效限制各类群众性聚集活动。1月25日,我市在全市公路检查站、机场、火车站、公路口岸设立7个体温检测登记卡点,组织公安、卫建及全市各相关值守单位对进城人员车辆逐一登记、管理、检测、告知,实行全线封闭管理,迅速形成了环市防控圈。对15个重点疫区抵返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实行四方管控,落实四方签字,每日进行监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14日医学隔离观察,严防外地人员“带病”进入我市。 2月6日起,我市对所有街道社区、居民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对个居民小区设立了个检测岗,对平房区与独栋楼房设置了80个流动检测点(车),各包联单位共派出党员突击队74支,发动党员干部人,承担小区卡口值守、往来人员登记、体温测量、外来人员走访排查等工作,实现了所有居民小区、楼院的全覆盖、无死角管理,严防疫情扩散。 我市严格实行返程人员基础信息登记制度,全面掌握返程人员基本信息,坚决守牢离满通道,把好市外输出关。对于离开我市人员,以来时交通凭证时间为起点,确保在我市隔离满14天没有感冒、发烧等情况后,经公安机关、社区和基层防疫人员共同会签后方可离开。同时,全力配合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京津冀警务一体化和环京“护城河”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热患者无一人进京。 疫情期间,我市第一时间发布俄蒙英三种文字的《满洲里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致在满洲里市外籍人员的公开信》,设立了24小时俄蒙英三种语言的咨询求助电话,让更多的外籍人员看到并了解疫情的相关防护知识。 “六稳”“六保”促发展 满洲里站装卸二车间化肥换装场内的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满洲里坚持稳运输、保物资,稳价格、保供应,稳外贸、保运量,稳企业、保运行,稳复工、保项目,稳秩序、保和谐的“六稳”“六保”,促进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 疫情期间,我市在城市各出入口和重要路段全面开启“绿色通道”,组建了包括冷链运输、重型载货、危险货物运输等各专业车辆40余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保障车队,全力保障防控医疗物资和日常生活物资运输车辆高效通行。在做好应急运力保障的同时,还开设疫情处置人员通勤专线,医院、医院医务人员和社区志愿者的通勤难题。面对国内疫情防控物资短缺难题,我市积极与俄罗斯方面沟通,设立了应急防疫物资专用报关服务窗口、应急绿色通道,采取“一站式”联合查验等方式确保防疫物资“零延时”通关。 为保障全市的蔬菜、水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企业调研,督促、帮助企业及时储备货源。市财政也安排保物价应急资金,确保我市生活物资价格平稳,不出现大幅波动,切实守护好群众的“菜篮子”。 防疫期间,海关、边检、铁路等联检联运部门结合部门实际,加强相互间协调配合,保安全、畅通关。公路口岸对俄罗斯果蔬货运车辆及驾驶员实行封闭管理,确保了疫情不在口岸传播。口岸管理部门积极与市内货代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掌握物资运转动态,积极协助其与海关、边检对接,保障物资快速放行。铁路口岸针对进口煤炭、化肥、中欧班列等重点物资运输开辟了“绿色通道”,并通过数字口岸系统及时传递进口货物信息,与海关部门配合对进口货物和集装箱进行查验,缩短查验时间,全力提高通关效率。 满洲里市企业恢复正常的出口贸易 我市持续加强外贸、旅游、木材等领域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预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物资保障供应、企业政策支持、降低外贸损失、抓好项目建设、优化审批服务等方面具体措施。全面启动政府服务事项“线上办”,推行“不见面”办事服务,引导企业、群众通过网络进行相关业务办理,最大程度地做好群众生活“非接触”保障服务。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我市在各类媒体平台开设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奉献爱心抗击疫情”“党旗在一线飘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探访基层一线防控”等专栏和专版,各基层宣传小分队也通过录制音频等多种方式创作各类宣传产品,全面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引导公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提升公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共享草原美景, 严防草原火灾。 来源:满洲里融媒体中心 平台编辑:李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