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下午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艾丽华副主席专程来到内蒙古检验检疫局调研指导工作,艾丽华副主席考察了内蒙古局机关综合展厅和技术中心实验室,并听取了内蒙古局局长詹少彤的工作汇报。 艾丽华副主席充分肯定了 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的工作 艾丽华 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理念先进、思路清晰、作风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艾丽华指出,检验检疫部门在地方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不可替代。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联外通、八面来风”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离不开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的服务支撑。近年来,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理念先进、思路清晰、作风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詹少彤局长代表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全体干部职工,对艾主席一行莅临内蒙古检验检疫局调研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从五个方面汇报检验检疫工作。 1 落实对外开放战略部署,促进外向型 经济发展。 2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通关便利 化水平。 3 推动质量提升,促进“优进优出”战略 实施。 4 构建国门安全体系,助力北疆生态 安全屏障建设。 5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不断强化自身 建设。 近年来,在质检总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努力促进自治区对外贸易发展。 坚持农业“走出去”和农产品“引进来”并举,按照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积极拓展口岸功能,建设了粮食、饲草、肉类、汽车等9个进口指定口岸。 引导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口岸建设了多个粮食加工园区发展粮油加工产业,促进口岸经济由“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粮食、马肉、饲草、汽车等进口商品数量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区外贸增长的亮点。 创新实施关检“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改革,在全区口岸推广关检“一机一屏一台”查验模式,突破出境“检验检疫-海关—边检”、入境“检验检疫-边检-海关”执法模式,由“串联”转变为“并联”执法,打造了陆路口岸“三互”升级版,走在沿边陆路口岸前列。 年4月1日起全面停征了出入境检验检疫费。加快“双随机、一公开”进程,梳理随机抽查事项14项,“一单两库”工作全部完成。 推动巴彦淖尔市创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走在全国前列。创建了7个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89家示范企业,正在推动建设稀土、羊绒、鸭肉、烤全麦仁等示范区,促进质量安全示范格局由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将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从食品领域扩大至羊绒制品等消费品领域,帮扶我区特色产品占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年,全区系统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26.64万批、货值9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5%、13.4%,检验检疫业务量居全国第13位。 年上半年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4.6万批,货值4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23%。 艾丽华 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在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很多思路与自治区发展规划相契合。 艾丽华强调,自治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一定要有抓手,要以重点开放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园区等特殊开放区域为平台、以外贸代理企业和出口创汇企业为载体,出台相应政策,整合各方力量和各类资源,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把特色产业和特殊开放区域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发展。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在改革发展中先行先试,很多思路与自治区发展规划相契合,诸如检验检测平台整合的“乌海模式”等好的经验做法收效颇丰、意义深远,在自治区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示范效应。 艾丽华 希望内蒙古检验检疫局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助推内蒙古真正实现"过境经济"向"边境经济"的转变,为自治区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更大贡献。 詹少彤局长表示,艾丽华副主席莅临指导工作,对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全体干部职工是巨大鼓舞,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做好检验检疫工作,特别是针对社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整合、口岸综合检疫处理设施建设和服务地方优选优育外贸企业等重点工作,加强与地方和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研究出台工作方案,全力服务自治区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大局。 我们的价值理念是: “明善崇检保疆惠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