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痤疮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111/8580082.html 在近代中日关系发展史上,日本陆军“中国通”扮演了特殊角色。尽管不能左右对华政策,但他们搜集的情报却成为日本军部对华决策的重要参考。“顾问”头衔是“中国通”们获取情报的惯用外衣,如早期的旧“中国通”主要担任中国北方军阀的顾问;年代出现的新“中国通”则以南方的国民党为主要目标。佐佐木到一就是新“中国通”的代表性人物。在华期间,他以“顾问”身份结交国民党要员,曾受到孙中山礼遇,也曾随蒋介石北伐,表面上尊重中国革命,暗中却大肆搜集军事情报,是一个披着“顾问”外衣彻头彻尾的日本间谍。佐佐木到一通过情报分析,研判中国革命对日本在华权益的影响,被称为“国民党通”。他向日本军部建议对华采取武力政策,是推动日本侵华的重要帮凶。 △佐佐木到一 一、立志成为“中国通” 佐佐木到一于年出生于日本爱媛县松山市一个旧武士家庭,父辈皆为职业军人。崇尚军武的家庭氛围使其自幼深受军国主义影响。年,佐佐木到一考入陆军士官学校,为第18期生。毕业后,他被分配至第五师团所辖广岛步兵第十一联队,担任小队长。 在士官学校读书期间,佐佐木到一对中国问题并不特别关心。直到他随第五师团执行守备满洲任务时,才真正对中国问题产生兴趣。因当时关内辛亥革命爆发,波及满洲,令包括佐佐木到一在内的日军青年将校热血沸腾。年佐佐木到一参加日本陆军大学考试,结果没有考取。因对陆大考试失去自信,他由第五师团调至满洲独立守备队。当时佐佐木到一认为只要学习汉语和蒙古语就可以在中国内地或满蒙工作。但当时日本军内有一个共识:想做“中国通”且有所作为就必须从陆大毕业。一些学长向他提出忠告,如若有志于中国问题,就必须考入陆大。佐佐木到一通过一番努力,终于在第三次通过陆大考试,于年12月到校报到,成为第29期生。因其在陆军士官学校学过汉语,进了陆大支那语甲班。在陆大期间,其学习态度不好,对于毕业后的打算就是做有关中国方面的工作。他后来在自传中坦言:“因为自己知道成绩并不很好,所以就下定决心不管谁怎么说都要去支那。……当时的心情只是觉得目标就是支那。因为当时认为所谓搞支那的都是二流以下的人物。” 二、对华谍报工作的历练 年11月,佐佐木到一从陆大毕业,被授予大尉军衔。当时在日本陆军中如果要谋得一个好职位,必须找人去“活动”。但其缺乏这种过硬的关系,只能通过其陆大的一位学长(也是其士官学校的同期生),向在参谋本部工作的佐藤三郎通融。另外其母亲也通过亲戚关系央求过在参谋本部任第一部部长的同乡宇垣一成。或许是这种“活动”起了作用,年7月,佐佐木到一先被安排至青岛守备军司令部任部附,后调至守备军陆军部兵要地志班任主任。其主要工作是负责调查中国地形和资源,整理一战期间日军从德国驻青岛军政机构获得的档案,将其中涉华兵要地理、作战资源方面的资料整理后,送交东京的参谋本部作为对华决策参考之用。这项工作也是佐佐木到一在华谍报工作历练的开始。 此外,佐佐木到一开始大量搜集中国府志、县志等兵要地志参考资料,并且还前往中国各地进行实地情报搜集。年10月,他计划从南京、汉口到河南,后因在船上感染大流感而差点丧命。年春,为搜集山西铁路预定线路的情报,佐佐木到一计划前往太原,途中在北京与时任北洋政府顾问的老牌日谍青木宣纯和坂西利八郎会面。山西之行,他化装成中国老百姓,在驴背上装上货物,牵着驴徒步完成。夜晚经常住在无人的小庙中,偶尔在小客栈中寄宿(旅客带米自炊)。整个过程极为艰辛,在任务临近结束时,佐佐木到一还染上了阿米巴痢疾,连走路都很困难。通过约80天实地调查,佐佐木到一不仅熟悉了华北各地地理地貌,还搜集了大量可靠情报。 年9月,佐佐木到一被调至西伯利亚浦盐派遣军司令部工作,在满洲里担任联络将校。在此期间,因帮助外贝加尔湖哥萨克军首领谢苗诺夫逃亡至西伯利亚沿海州,违反了日本军部在沿海州扶植中立派缓冲政权的计划,受到斥责。年6月,佐佐木到一被非正式调回日本国内,在陆军中任中队长。由于在士官学校毕业后曾经担任过中队长,因此他认为这是一种惩罚性的人事安排。自感怀才不遇,佐佐木到一曾一度考虑辞去军职,后在参谋本部工作的酒井隆忠告下打消这一念头。是年12月,经参谋本部第五课课长荒木贞夫等的帮助,他最终被调至参谋本部工作。与其一同工作的还有冈村宁次、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资深“中国通”。这些人在随后的侵华战争中都犯下累累罪行。 三、孙中山的“军事顾问” 年8月,佐佐木到一奉参谋本部命令赴华接替矶谷廉介担任驻广州武官,任务是搜集有关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国民党的情报。当时日本驻广州武官室设在沙面租界租用的民房内,没有配备翻译,工作人员只有武官一人。工作时,佐佐木到一只能请三井银行的一个买办或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的翻译陪同。 △孙中山 年1月,在孙中山号召下滇桂联军会攻广州,驱逐陈炯明势力。在收复广东大部分地方后,孙从上海返穗,成立了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佐佐木到一拜会了孙中山本人及其政治顾问山田纯三郎。4月中旬,驻粤桂军沈鸿英率部公开叛变。孙亲自指挥滇军杨希闵部、桂军刘震寰部平叛。鉴于孙中山周围缺少熟稔军事人员,山田纯三郎找到佐佐木到一,请其予以协助。佐佐木到一认为这是接触国民党要员的很好机会,便欣然应允。不久,经山田引荐,孙中山邀请佐佐木到一任“军事顾问”,并给其发放大本营特别出入证。这样就为其搜集和窃取情报提供了方便。当时孙中山对日本人很倚重,佐佐木到一便利用“军事顾问”的特殊身份,与大本营军政高层密切接触。为与他们拉近距离,对要员中有留日背景的则用日语交谈,对有英美留学背景的则用英语。通过这种交往,佐佐木到一获取了许多通过正常渠道难以得到的国民党内部机密,如武装力量的人员编制、武器配备及将校经历、素质能力、惯用战术等。这些情报为以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重要参考。 被聘为“军事顾问”不久,佐佐木到一随孙中山参加了平定沈鸿英叛乱的作战。借搭乘孙的装甲列车之便,勘察了石井兵工厂、燕塘、新街、韶关等地兵要地理。年9月,军阀陈炯明率叛军卷土重来。佐佐木到一被孙正式邀请参与制定作战方案,并搭乘大本营行辕轮船前往惠州。其所乘轮船,前有快速汽艇先行警戒,后有警戒部队乘汽艇拖带大型帆船续行。他认为这种船队阵式是水路作战的经典范例,经研究后为日军沿长江作战制定了独特方案。 佐佐木到一去国民党大本营做“军事顾问”,并非真的要帮助孙中山,获取情报才是其重要使命。在其做“军事顾问”不久,就秘密搜集余张十万分之一比例的广东、广西两省地图,送交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受到参谋次长武藤信义嘉奖。除盗窃地图外,他还秘密搜集香港兵要地理。年3月,佐佐木到一利用“军事顾问”身份赴港,对香港岛背面地区的设防及临海正面地形进行了调查。在其返回日本后,将调查材料整理成《香港兵要地志》。当月,他还溯西江而上,直到广西梧州,调查了沿途地形、水运等情况。 对于如何处理日本与孙中山的关系,佐佐木到一在向国内提供的情报中认为,孙的力量在政治上贫弱,军事上无充分实力统一中国,但孙有“和日本提携以便统一中国”的想法,建议加强对孙的工作。由于日本军政方面出于自身既得利益及历史渊源的长远考虑,没有采纳其建议,而是强化了对中国北方军阀的扶持。孙中山察觉日方的这种反应后,在年1月与苏联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转而聘请苏方人员作为“军事顾问”及军事教官。日本“军事顾问”则遭到冷落。8月,佐佐木到一在武官任期满后回国,被任命为参谋本部第二部地志班班长兼陆军大学军事学教官,讲授中国、菲律宾及苏联远东地区的兵要地理,同时还兼作战资料整备会议干事。这一任命肯定了其在华的情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