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工会在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和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更加全面、真实、及时地掌握困难职工家庭生活状况,推进工会帮扶工作精准化,落实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措施。根据上级工会统一部署及困难职工认定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年度困难职工家庭情况调查摸底和申报工作。

一、申报时间

年11月14日至12月8日止。

二、申报范围及对象

本市范围内隶属于满洲里市总工会已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事业单位,生活困难的在职职工家庭。

三、申报困难职工标准

1.低保户: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元),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范围,经政府救助后仍生活困难的职工家庭。

2.应保未保户:连续6个月以上实际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元),未经政府救助,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家庭。

3.低保边缘户: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含)以内(≤元),由于患病、子女上学、残疾、单亲及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生活困难,家庭可支配收入除去困难情形引发的必要自负费用支出后,家庭人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以内的职工家庭;

4.意外致困户:一是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含)以内(≤元),因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及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困难,家庭可支配收入除去困难情形引发的必要自负费用支出后,家庭月人均收入在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以内的;二是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以上的,应符合家庭可支配收入+投资性净资产+储蓄-意外致困造成支出费用后,家庭人均收入在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以内的。

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工家庭,不予申报

1.拥有2套(含)以上商品住房的(拥有2套商品住房,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15平米的除外);

2.拥有日常居住的农村自有住宅,同时拥有1套(含)以上非常住或用于出租的商品住房的;

3.拥有商业用房、厂房或雇佣2人(含)以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4.子女进入高收费私立学校或自费出国留学的;

5.非受雇佣经常使用机动车、船舶、工程机械以及大型农机具的。

五、申报程序及材料要求

(一)申报程序

1.职工本人提出申请。由困难职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每个困难职工家庭只能由一人申报,不得多人分别在不同单位进行重复申报),填写《困难职工家庭申报表》、《家庭财产承诺书》,附家庭困难情况证明材料提交本单位工会。

2.基层工会调查公示。基层工会要对所属单位申报困难职工的进行逐户走访核实,通过多种渠道准确了解职工家庭当前经济情况和生活状况。将拟申报的困难职工在厂区(办公区)等地进行至少7天的公示,并将公示情况以书面形式出具公示证明报告主管工会。

3.主管工会复审申报。基层工会将相关材料初审签署意见盖章后报上级主管工会,由各区、系统、直属工会进行再次审核、盖章,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后,将审核后的申报材料及《年度困难职工基本情况统计汇总表》报送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4.困难职工的确认。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将对每一户困难职工家庭情况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提交市总工会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申报材料退回基层工会。

5.困难职工建档立卡。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符合困难职工家庭有能力解困脱困的,列为工会解困脱困对象,进行建档立卡。

(二)申报材料

1.困难职工申请表;

2.本人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年度已救助困难职工无需提供),有低保证和残疾证的附上证件复印件;

3.困难职工本人及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职工及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出具的工资发放清单(包括应发、社保公积金缴费额、实发);家庭成员无工作单位的需提供所在社区居委会的无单位证明;

4.本年度申请人及家庭成员中患病人员的医疗诊治证明书、医院医疗费用收据复印件及医保部门结算单据(医保报销分割单);

5.年度子女上学缴费发票原件或复印件;

6.职工本人劳动合同复印件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凭证;

7.公示材料(含公示内容、公示结果);

8.申请职工本人工会会员卡(包商银行)复印件;

9.家庭财产承诺书。

六、工作要求

材料需一式两份,一份报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一份由各区、系统、直属工会自行留保已备后查。申报时间截至年12月1日前。

相关附件







































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
治白癜风的偏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