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第五代国门 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有一座干净整洁、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城,在它美丽的土地上,深深地印刻着革命峥嵘岁月的印记。它就是地处中、俄、蒙三国之地的北疆要塞、一个非同寻常的口岸城市——满洲里。在那段岁月里,这里曾是一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一座“真理转运站”。在自治区迎来70华诞之际,记者一行来到这北疆明珠,一路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重温那段红色记忆。 6月的满洲里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国门景区迎来很多游客。有说着各地方言的国内游客,也有金发碧眼的国外游客,他们拿着手机、相机疯狂地拍照,拍这里的蓝天、白云,拍庄严肃穆的国门。记者抬头仰望国徽,仰望“中华人民共和国”7个鲜红的大字,仰望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从双头铁鸟,到中苏门;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到改革开放的前哨,满洲里国门历经多年风雨洗礼,5次重建变迁,承载着历史的思绪,凝结着未来的向往,不仅记录了一个北疆边陲小城的沧桑巨变,更见证了一个伟大民族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 某边防旅二连士兵向记者介绍二卡国际秘密交通线的历史 在国门景区还有一座白色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中共六大展览馆。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郊区兹维尼果罗德镇附近的一座别墅里隆重召开。展览馆讲解员向记者介绍,为了使代表们安全到达莫斯科,党中央决定大多数代表途经大连乘坐中东铁路的火车,由哈尔滨至满洲里出境。满洲里国际秘密交通站护送近百名六大代表越过中苏国境,使他们顺利到达莫斯科,为中共六大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为了探索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克服重重困难与艰险,赴苏俄考察,了解十月革命的经验,学习马克思主义。当时主要是通过中东铁路经哈尔滨、满洲里,赴苏联,形成了一条‘红色之路’。”满洲里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吴铁英向记者介绍,“当时有白俄势力盘踞,东北军阀管控,日本侵略者的疯狂,在满洲里打造一批地下交通站是必然选择。晋丰泰杂货铺、承和顺估衣铺等10几个交通站应运而生。” 满洲里国门景区内的红色旅游展厅 吴铁英边介绍,边带记者走进正在翻修中的红色展厅,在展厅内记者看到了“晋丰泰”杂货铺的复原实景。在展厅墙上挂着当时秘密交通站交通员的照片和文字介绍。“他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护送革命同志安全出入中苏国境,传递重要信件、情报和活动经费,用生命架起了一条为加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及苏联共产党联系的‘红色之路’啊!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和无数革命志士曾从这条‘红色之路’走过。”吴铁英感慨。 那段有关中国共产党人寻求革命真理、拯救中华民族、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在参观满洲里国门景区红色旅游展厅的时候,再一次被激活。 记者一行离开国门景区,驱车沿华埠大街,一路向东,顺着哈拉尔河流域,来到“二卡国际秘密交通站”。此站与俄罗斯隔河相望。在展馆前面的石碑上,记者看到了关于它的故事。20世纪20、30年代,军阀混战,日寇侵华。奉中共哈尔滨特委之命,杨殿成于危难之际创建此站,成为连接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共的“红色桥梁、革命通道”。包括张太雷等诸多革命精英经此往来中苏,运筹帷幄、撒播火种,唤醒民众万千。 今天的满洲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经过多年打造,城市风光游、访古文化游、界河生态游、红色记忆游、俄蒙风情游等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逐步得到广大游客的认可和好评。满洲里市红色旅游项目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国内外游客观光旅游、追溯历史、接受革命熏陶的旅游圣地。 作者:包塔娜邓玉霞李玉琢 正北方网 《魅力满洲里》是满洲里官方发布权威平台 新闻邮箱:mzlwangxinban .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白癫疯初期图片 |